黄石楚商回归带来千余家企业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富春 通讯员 丁元石 严莉 谢中方 知名民营企业湖北(黄石)旅游暨第三届黄石楚商大会将于10月29日开幕,孔黄石同乡会及侨胞将齐聚黄石,共话家乡,寻找共同点。 -发展。自2020年首届楚商大会以来,黄石楚商已在黄投资项目200多个,计划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 2021年,一家企业烧毁了一片“森林”,湖北贤康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落户阳新经济开发区。采用“互联网+医疗健康”智慧医疗模式,已进入全国3万多家医疗机构,每年服务超过1亿人次。熙康医疗创始人潘喜文表示,离开家乡20多年,这里就是他的家乡。这让我成功地开始了我的第二次创业。政府的“同理心”让我感到安心。如今,喜康医疗、九洲仁来医疗科技、远大永生药业等20家生命健康企业已集聚阳新经济开发区。北京黄石企业商会执行会长张子龙将下鹿一处废弃耐火材料厂改造成龙翔科技创业园,聚集了百余家企业。此后,他打造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和跨境电商产业园,利用深厚的行业人脉吸引了众多优质企业。在大冶市,湖北向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于2021年从在大冶湖高新区租用过渡工厂进行试生产,转向建设自建工厂扩大产能。朝着发展的方向“新材料助力新能源”,为光伏产业生产重要辅助材料。曹祥来董事长表示,家乡的发展是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公司的机遇。投身家乡新能源建设,是矢志不渝的责任。徐浩,黄石人,在苏州创办蒙特内利传动设备有限公司。他原本选择了距离长三角较近的安徽来开展配套产业。然而,怀旧的呼声最终选择在家乡成立莫纳精密铸造公司,并任命弟弟徐兵负责快速实施和生产。楚商归来,烧毁了一家企业和一片森林。广大楚商关心人民、拥护人民。他们弘扬了“道路艰难、开放包容、促进发展”的楚商精神。“文智信义”用实际行动,成为推动黄石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助力“黄石制造”向终端产品转化,黄石工业城奠定了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材料产业为基础的工业基础,但终端制成品匮乏 一直是这座城市的痛点。如何打破现状?依靠招商引资带动,黄石市成功培育出铜工业“肚脐”的电子信息产业森林,手机、平板电脑等“黄石制造”产品将走向全球。黄石不断强化光电信息产业链。苏州伟创达智能装备介绍 无疑将为这座城市融入全球展示增添一个重要的纽带y 产业链。是一家专注于显示面板、半导体和新能源行业的尖端研发制造商。它所做的钻石切割工具是解决创建AR/VR等下一代显示面板的疣问题的“手术刀”。服务于武汉光谷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等客户负责人。公司创始人李秋华是“黄世子”,核心团队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这不仅仅是资金的回报,更是人才、技术以及对行业深厚感情的回报。生产汽车整车一直是黄石的梦想。该市拥有钢铁、铸件、模具、轴承、轮胎、电子、电池等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需求的设施。黄石正在探索如何将它们串联起来,助力湖北打造万亿级智能网联汽车。集团高端MPV吃壁汽车落户黄石,阿尔派系列产量飙升至年产6万辆的规模,为黄石汽车制造燃起了第一丝希望;新商用能源汽车先进氢氢分离制造产业(北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落户铁山区黄石开发区,开辟新能源汽车新黄金赛道。该项目总投资56亿元,建设一条新能源商用车固态智能底盘装配线和一条氢燃料电池系统总装集成生产线。这两项代表行业未来的关键技术将在黄石引进制造工厂,为未来产品竞争埋下“技术种子”。今年,氢举(北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销量同比增长245%。业界预测到2030年,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将达到50%以上。黄石将进一步整合光电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产业资源,分享千亿市场红利。双向点石成金,是双向邀请,也是“点石成金”的双赢。黄石市在北京、上海、武汉、杭州等地建立了10个异地黄石商会。他们以此为平台,促进黄石楚商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帮助黄石楚商做大做强。该市印发《黄石市促进楚商回流家乡行动方案》投资合作模式,通过项目牵引、家乡连接、共同示范等方式,促进楚商回流、资本回流、项目投资、总部搬迁、人才回乡。四年多来,黄石储商搭建沟通平台,推动城际深度对话,在粤港澳大湾区、长江流域、京津冀地区、武汉都市圈等100多个城市留下了黄石的印记。千余家企业入驻黄石,为“城点金”贡献智慧和力量。如今,楚商回归裂变效应正在黄石遍地绽放:冶金楚商回归工程投资超千亿元,阳信县引进160余名企业家共谋发展,西塞山特钢沙龙正在推动产业链协同……正如黄石市楚商协会常与产业链相关…… 黄石市楚商北京黄石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会长皮建龙表示:“每一个项目都是支点建设的基础,每一项投资都是对城市未来的信任。”楚商回归家乡并不是一种资本的单向流动,而是一种体现家乡发展的深度参与。他们积极参与“万企兴万村”和光彩活动,参与扶贫、乡村振兴、社区管理等公益项目。截至目前,黄石市楚商已累计公益捐赠近40亿元。
- 上一篇:助力打造全球文旅目的地——2025年国际旅行社合
- 下一篇:没有了
